【资料图】
“小区发现了大蘑菇,差不多有小孩的头那么大。”15日,家住临桂区兴汇城小区的刘女士向晚报热线报料。同一天,在上海路工作的市民全女士也“晒”出了自己在公司草地里发现的大“野生菌”。记者为此找到专家,对着她们的发现进行了鉴定。 据了解,每到夏季,桂林野外生长的菌类品种很丰富,但专家建议,市民不要随意采摘、食用野外菌类。 市民先后发现大个野生菌 15日上午,刘女士在小区散步时,发现草丛里有两朵硕大的蘑菇。“最大的那棵,有差不多小孩头那么大。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蘑菇。”刘女士兴奋地拨打了晚报报料热线。 当天下午,记者来到兴汇城小区16栋,刘女士发现的那两棵蘑菇就长在楼栋门前的绿地里。它们呈棕褐色,形状椭圆形,摸起像面包,松松软软的。其中,大的那棵直径20多厘米,小的那棵则比成年人的拳头稍大一些。 刘女士在小区居住了好几年。她说,小区的草丛里每年夏天都会长一些菌类,有的是白色小蘑菇,有的是褐色的小蘑菇,有的是黑色的看上去像木耳,而像这样大的两棵蘑菇,她还从来没见到过。 小区里的这两棵大蘑菇也吸引了不少居民围观。有人拿起手机给它们拍照,还有不少人问:“这是什么蘑菇,可以吃吗?” 正当刘女士在微信群里分享自己发现的大蘑菇时,同在一个微信群的全女士也发出了自己拍的照片。“我们单位草地上的‘野生菌’,比你这个还要大。”全女士在群里说。 全女士在上海路一家单位工作。15日,她上班时路过单位园区内的草地,发现一大片类似灵芝的“野生菌”。它们呈黄褐色,摸起来手感硬硬的,最大的一朵有成年人的巴掌展开那么大,几朵“灵芝”紧挨着生长,组成的菌群直径超过40厘米。 全女士的同事说,这片“野生菌”在草里已经生长了两三年。每年单位定期除杂草,没有人拔掉它。“大家看着它越长越大。” 一个是马勃菌一个是灵芝 刘女士和全女士发现的到底是什么?记者采访了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推广研究员王健。 王健在仔细看过刘女士和全女士的照片后,很快地给出答案,“刘女士发现的是马勃菌,全女士发现的确实是灵芝的一种,大概率是土黄灵芝。” 王健说,马勃菌和灵芝都有很多种,光看图片难以确定是哪一种,但是这两种菌类都比较常见于农村和野外,也都可以食用。马勃菌嫩的时候,可以摘下来切片炒着吃,口感偏脆,不如凤尾菇。马勃菌长大后,像面包一样圆鼓鼓的部位里其实就已经产生出了孢子,菌盖如果破裂,孢子就会散落出来。 王健介绍,成熟后的马勃菌孢子也有一定的医用价值,可以用来泡酒,浸泡后的孢子酒有止血消肿的功效。 至于土黄灵芝其实是灵芝的一种。王健说,我国灵芝有100多个种类,真正被纳入药用的只有4个种类。土黄灵芝的药用价值不算高。在生长条件好的地方,一朵土黄灵芝可以长到直径约2米,只要不出现虫蛀和发霉的现象就可以一直生长。 王健说,马勃菌和土黄灵芝能长得这么大,说明周围的生态环境比较好,同时没有长时间的强光日照,又能保持一定的湿度,所以长得很好。 专家建议不要随意采摘野外菌类 每年夏天,野外都会出现大量菌类,有的还会被采摘拿到菜市场贩卖,一些桂林人也喜欢买回家品尝。 王健介绍,桂林山区的环境非常好,菌类也多。每年夏季,桂林本地常见的、能吃到的食用菌品种都很丰富,最常见的有雷公菌和松乳菇。这两种也都可以食用,雷公菌一般出现在夏天雷雨季节后的草地里,松乳菇则通常生长在山林里。 会吃的桂林人通常会用雷公菌炒酸豆角,用松乳菇煮汤,前者口感嫩滑,后者汤味鲜甜。 不过,王健建议市民不要随意采摘野外的菌类。因为菌类有很强的复吸性,如果生长的环境有污染,那么就算是可食用的菌类也不能食用。王健举了个例子,经常有种果树的村民发现果园里有木耳等常见的菌类,但实际上这些菌类都是不可以食用的。因为种植果树的时候会打农药,长在这样的环境中,菌类很容易会有农药超标、重金属超标的情况。 王健强调,每年夏季也是蘑菇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,市民外出时发现了“野生菌”也不要随意采摘,更不可食用。王健举例说,草地上常见的一种灰白色的小个蘑菇,看上去与一些可食用的蘑菇很像,但实际上这种蘑菇是“鬼伞菌”,食用后会致使人中毒。
来源:桂林晚报
标签:
Copyright @ 2015-2018 南非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